党建引航 产业赋能示范区以“党建+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滍阳镇叶营村,村民正忙着在羊肚菌种植大棚除草、测温。

村党支部书记叶志刚介绍说,叶营村积极探索发展村集体经济路子,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特色产业,流转山地和荒地百余亩(1亩≈666.67平方米)种植花椒,建设6座食用菌大棚种植羊肚菌,还建设标准化肉牛养殖场租赁给农户。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滍阳镇是示范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主战场,该镇在夯实产业发展上做文章,持续激活乡村振兴原动力。

去年以来,该镇党委深入开展“五星”支部创建,积极谋划产业振兴,结合本地产业发展,采取“支部+支部”形式,统筹指导周庄、惠洼、夏店等村吸引资金500万元,流转土地320亩,建成温室大棚160余个,解决村民就业130余人;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支部+企业+农户”模式,建设的西滍古应国主题文化村落、叶营羊肚菌和花椒种植基地、焦庄必诚葡萄合作社、周庄蔬菜种植基地等4个示范点已初具规模,马跑泉村的乡村观光旅游,韩寨村的水产养殖,东羊石村的畜牧养殖,库庄、贺营、幸福村的林下经济项目等都已启动,逐步形成“全面开花、整镇推进”的良好局面。

在滨湖街道东洼村,1月底的村集体经济分红为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多亏了发展集体经济,我们年终还能拿到分红,日子越来越好。”80岁的村民彭立志分红拿到2300元现金十分高兴。

滨湖街道按照“党支部+企事业单位+商户+农户”的思路,发展平顶山学院周边市场,不仅为学院周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还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了“真金白银”。

去年以来,示范区吸引各类资金2500万元,流转土地550余亩,建成温室大棚170余座,闯出了一条“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全民增收”的乡村振兴路。

关键词: 集体经济 温室大棚 滨湖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