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龙航母赋新能产业腾飞势如虹
8月19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公示,同意将平顶山市命名为“中国尼龙城”。
这是载入我市发展史册的大事。从2008年平顶山化工产业集聚区启动建设,到2016年市九次党代会提出打造“中国尼龙城”的战略部署,再到2022年被命名为“中国尼龙城”,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带领全市上下凝心聚力促转型、谋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相关资料图)
“中原煤仓”华丽转身
我市因煤而立、因煤而兴,是新中国自行勘探设计的第一个特大型煤炭基地,素有“中原煤仓”之称,原煤储量103亿吨,岩盐储量3300亿吨,发展煤盐化工、尼龙化工产业条件得天独厚。为把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发展优势,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我市于2008年启动建设平顶山化工产业集聚区。
2012年,平顶山神马帘子布发展有限公司第一个入驻园区,主要生产尼龙工业丝和浸胶帘子布。2014年,平煤神马集团尼龙科技有限公司己二酸己内酰胺项目落户园区,奠定了园区成为尼龙原材料基地的基础。
此后,以己内酰胺为原料,主要生产尼龙6切片的平顶山三梭尼龙发展有限公司入驻园区;同年,以尼龙66盐为主要原料生产工程塑料的平顶山神马工程塑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入驻园区。至此,园区尼龙新材料产业集群雏形初现。发展大潮浩浩荡荡,绿色生态成为全新命题,市委、市政府顺应大势,不断加快转型发展步伐。
2016年,市九次党代会提出依托尼龙新材料产业基础优势,与平煤神马集团共同打造“中国尼龙城”,引领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同年,平顶山化工产业集聚区更名为平顶山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
2021年,尼龙新材料产业被列为全市“一主两优四新多支撑”产业体系的核心主导产业、首位产业;市十次党代会将“中国尼龙城”列为打造“四城四区”的第一城,尼龙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2022年3月,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开发区揭牌。
“我市尼龙产业优势明显、基础扎实,市九次党代会提出打造‘中国尼龙城’的战略部署,真正拉开了尼龙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大幕。”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刘明毓说。
坚持规划引领,我市制定了“大尼龙、全产业链、国际化、创新引领”四大发展战略,推进尼龙66与尼龙6并行发展,打造尼龙化纤纺织及制品、工程塑料及制品、聚氨酯和PC及制品三大产业单元。截至2021年底,全市尼龙企业近200家,尼龙产品产能240万吨,尼龙产业产值约1000亿元,千亿级尼龙新材料产业集群正加速形成。
从乘势而为到创新突破,从一纸蓝图到产业繁荣,尼龙新材料产业影响力越来越大、品牌越叫越响,先后被列为省重点支持的十大新型产业之一,以尼龙新材料为引领的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发改委首批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名单,“中国尼龙城”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产业集群逐步壮大
“中国尼龙城”规划面积123平方公里,按照“一核两翼”进行空间布局,即以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开发区为核心,建设上游原料基地;以平顶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叶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为两翼,分别建设尼龙下游深加工基地和聚氨酯、PC原料及下游深加工基地。
今年10月22日,位于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开发区的尼龙化工产业配套氢氨项目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声隆隆,数百名施工人员分工协作,忙碌不停。
“项目投资27亿元,设计年产合成氨40万吨、氢气4亿立方米,建成后可解决尼龙6上游己内酰胺生产原料短缺、采购成本高的问题。”河南神马氢化学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大勇说。
“中国尼龙城”建设谋划布局了100万吨己内酰胺、60万吨己二酸、60万吨尼龙切片、染整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年产5万吨己二腈、年产15万吨己二胺、年产24万吨尼龙66切片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高起点谋划、高效率突破、高质量推进,尼龙新材料开发区发展势头迅猛,集群逐步壮大,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要素加速汇聚——
大尼龙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尼龙66盐、尼龙66切片产能亚洲第一,尼龙新材料产品产能达到240万吨,已建成50万吨己二酸、40万吨己内酰胺、30万吨尼龙66盐、19万吨尼龙66切片、7万吨尼龙6切片、15万吨尼龙66工业丝、20万吨PC项目,为下游发展纺丝、织造、注塑、聚氨酯等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产业链上下游全部贯通。突破己二腈生产、印染等“卡脖子”环节,打通了“煤—焦炉煤气—氢气—己二酸—己二腈—尼龙66—工业丝(切片)—帘子布(工程塑料)”产业链;引进福建恒申集团、浙江嘉兴庆联集团,建成年产4万吨尼龙6民用丝项目、年产1.5亿米高档锦纶面料项目,形成了“己内酰胺—尼龙6聚合切片—尼龙6民用丝—织造—染整”完整产业链。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与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大等数十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联合公关,突破己二腈生产关键技术。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尼龙相关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12家省级创新研发机构;拥有神马股份博士后工作站、平煤股份国家级技术中心等6家国家研发机构。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构建“汽运、铁运、水运”三位一体的综合物流交通体系,许广、宁洛等5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郑万高铁实现上海6小时到达、北京3小时到达,沙河复航平顶山段具备通行条件。“中国尼龙城”核心区构建水、电、蒸汽、天然气、污水处理等七大要素保障体系,规划建设2×66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为园区提供稳定电源和蒸汽。
尼龙新城未来可期
在这个总面积12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天都上演着奋发有为、拼搏进取的故事,一幅美好图景正在铺展。
“我市将持续推动尼龙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创新驱动、智能制造、绿色发展、安全生产、开放合作六大工程,打造具有更强创新能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和优势产业集群,建设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竞争力最强的中国尼龙新材料产业基地。”市发改委主任史长现说。
在建设路径上,我市将做大原料端、做强中间端、做实应用端,继续扩大己内酰胺、己二酸、尼龙切片产能,达到“3个100万吨”规模,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加快形成工程塑料和尼龙纺织产业集群,形成独特的技术优势和产品成本优势。同时,发展尼龙纤维及制品、尼龙改性及注塑、聚氨酯产业,发掘尼龙高端产品附加值,形成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力争到2025年,“中国尼龙城”“一基地两集群”建设实现阶段性成果,基地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到2035年,实现基地营业收入5000亿元以上,形成以产兴城、产城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中国尼龙城”,一座希望之城、未来之城、幸福之城,正在展翅腾飞。